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作为我国首批设立的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青岛经过40年的改革洗礼,已经成为世界知名的品牌之都、奥帆之都和海洋名城以及山东龙头城市等,她前进的每一步都彰显着改革开放的丰功伟绩。
曾经,提起码头,人们的脑海中就会浮现出这样的画面:炎炎的烈日、堆积如山的麻袋、装卸工人震天的劳动号子,而如今,站在码头上,你可能会以为自己在看“魔术”:整个作业现场“空无一人”,而一个个集装箱却“来去自如”。从昔日的扛搬抬到如今全自动化装卸,从当年的支线小港发展成为如今的世界第七大港,青岛港码头正见证着改革开放带来的时代巨变。
改革开放前后,当时的青岛港老港区由于历史原因,码头设施陈旧落后,整个作业区只有几台吊车,南来北往的货物指着码头工人们用肩扛,用手抬。据大港公司的曹君祥回忆道,1975年,年仅16岁的自己来到了青岛港码头做装卸工人,那时候的码头装卸是一项又脏又苦的活儿,煤炭、水泥、叶子粉……这些货种作起业来整个船舱都乌烟瘴气,工友们经常脸贴着脸都认不出人来。没什么设施帮忙,近200斤的盐包一扛就是八九个小时,一个班的小袋纯碱搬下来手指和肚皮都会磨破,伤口被碱面一煞,那个钻心的疼真不是个滋味。
即使这样没日没夜地出苦力,码头工人拿到的薪水也勉强能遮住肚皮、填饱肚子而已。曹师傅回忆道,那时候的码头工人被人叫做“臭老搬”,冬天裹着露棉花的破大衣,腰间扎着草绳子,那打扮跟叫花子没什么两样。中午歇班时候,七八十个人端着饭盒窝在临时搭出的棚子里,吃的都是玉米饼子加咸菜,要是哪个工友盒饭里飘出点荤腥,满屋子的人都能伸长脖子眼馋好久。
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向北方,尤其是青岛被确立为对外开放城市后,青岛的经济飞速发展,社会景象日新月异。此时,青岛港原有的那几个泊位小、吃水浅的老码头已经不能适应船舶大型化的需求,肩扛手抬的装卸方式也越来越捉襟见肘。“不改造,港口只有死路一条。”当时青岛港领导班子迅速转换思想,组织中坚力量,对码头进行了一系列的技术改造、扩大泊位等级,浚深泊位吃水。1985年,历经11年建设的老港区八号码头竣工,建有八个泊位,年吞吐量约400万吨;1987年,集装箱化改造工程开始逐步实施;1990年,八号码头47泊位改造成集装箱专用泊位……在技术改造步伐紧锣密鼓进行的时候,提高老港区机械化水平也一直未停歇。至1984年,港口机械化程度已达80%以上,生产设备日趋完善,在码头上放眼望去,装卸机械门机、吊车、叉车、牵引车、各种运输车辆林林总总,不胜枚举。这些“好帮手”不仅让码头装卸工人们从脏、苦、险中解放了出来,还大大提高了作业效率,尤其是集装箱的出现使码头装卸迅速走上快车道。曹君祥师傅和工友们洒过汗、流过血的码头日渐成为一个高效运转的多货种综合性码头,成万吨的矿、粮、化肥、钢材、木材在这里由一双双铁胳膊抓起、放下,流向世界各地,也使得八号码头全国最大的件杂货码头。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新旧动能转化的进一步推进,青岛港出现了亚洲首个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年通过能力520万TEU,可停靠世界最大的20000TEU以上的集装箱船舶。全自动化码头颠覆了传统集装箱码头作业模式、管理模式,实现决策智能化、生产流程化、操作自动化、现场无人化、能源绿色化。全自动化码头目前有两个泊位正在作业,后方生产控制中心9个远程操控员承担了传统码头60多人的工作,减少操作人员约85%,提升作业效率约30%,码头设计作业效率可达每小时40自然箱,是当今世界自动化程度最高、装卸效率最快的集装箱码头。集装箱自动导引车、自动拆装集装箱扭锁的机器人、轨道吊“一键锚定”系统……这些老码头工人想都不敢想的故事已然变成现实。
改革开放40年,青岛港的这片码头是祖国沧桑巨变的一个小小缩影,从吃不饱、穿不暖的“臭老搬”到人人称赞的“好工匠”,从扛搬抬到全自动化、智能化,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码头到全球领先、亚洲首个全自动化码头……在国家发展浪潮的推动下,青岛港已然成为胶州湾畔一颗光芒闪烁的明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