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连获大单,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超13亿元,提前完成全年业绩承诺。民营造船新巨头恒力重工迎来订单业绩双丰收,全球高端造船版图持续扩张。
两型5艘!恒力重工再获国内外船东VLCC和集装箱船订单
10月29日晚间,广东松发陶瓷股份有限公司宣布,下属公司恒力造船(大连)有限公司2艘超大型原油运输船(VLCC)和3艘4600TEU集装箱船建造合同于近日签约生效。其中2艘VLCC由欧洲知名船东订造,3艘集装箱船由国内知名航运服务商订造,船东具体信息并未披露。
公告显示,这2艘VLCC合同金额合计约为2-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4.20-21.30亿元),采用美元支付,新船预计将于2027年下半年至2028年上半年相继交付;3艘集装箱船合同金额合计约15-18亿元人民币,采用人民币支付,预计交付时间为2028年上半年。
作为参考,克拉克森的数据显示,目前一艘315000-320000载重吨VLCC新造船价格约为1.26亿美元,相比去年同期的1.29亿美元略微下滑;一艘5000/5500TEU集装箱船新造船价格约为79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5.61亿元),略低于去年同期的8000万美元。
松发股份介绍称,本次签约的VLCC为国际主流大型原油运输船型,具备装载量大、续航能力强、运营效率高等特点。该船型在设计上兼顾了航线适应性与装载灵活性,可高效适配全球主要原油港口的装卸设备,能满足跨洋长距离原油干线运输及大型油田至炼厂的规模化运输需求,是顺应国际最新油轮设计理念、满足当前国际航运市场对规模化、低碳化运输需求的原油运输船,充分体现了公司在高端船舶设计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技术实力。
的4600TEU集装箱船为恒力造船的主推船型之一,由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708研究所设计、入级法国船级社(BV)的先进船型。该船型单箱油耗低、经济性好、环保性突出,主要服务于国内沿海南北航线及东南亚、中东等亚洲区域短程航线,承担干线枢纽港与支线港口的货物中转,是支撑区域贸易与内外贸双循环的关键纽带。
上述合同的正常履行,预计将对公司未来的业绩产生积极影响,有利于提高公司中长期市场竞争力和盈利能力,进一步巩固公司的市场竞争优势。由于合同履行期较长,公司将根据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及合同履行情况确认相应的会计期间收入,本次签署的订单对公司当年营业收入、利润的影响以最终审计结果为准。
近期,恒力重工多类型船舶订单不断。9月至10月初,恒力重工相继接获了12艘VLCC订单,包括挪威船王John Fredriksen旗下子公司Frontline订造6艘、希腊船王George Procopiou旗下Dynacom Tankers订造4艘、希腊船东Laskaridis Maritime订造2艘。
10月中旬,恒力重工宣布携手希腊船东Capital及国内大型航运企业山东远洋,签署了一艘VLCC、两艘好望角型散货船和一艘95500载重吨超巴拿马型散货船的建造合同。上周,恒力重工与欧洲主流船东Eastern Mediterranean、Seanergy分别签署4艘Kamsarmax型和1艘好望角型散货船建造合同,签约总金额超15亿。
本周,恒力重工在10月27日刚刚与希腊知名船东EFNAV成功签署6艘82000载重吨散货船建造合同,这是双方的首次合作,也是EFNAV过去5年多来的首份新船订单。
值得一提的是,据外媒消息,恒力重工在10月中旬承接的Capital两艘好望角型船订单,是用于替代去年Capital在江苏新熔重工(原熔盛重工)订造的2艘210000载重吨散货船,熔盛重工在去年传出将更名重启的消息,但似乎再次陷入沉寂。
前三季度净利润超13亿!恒力重工提前完成首年业绩承诺
据了解,恒力重工的前身STX大连曾是中国最大的外资船厂,拥有中国北方最大的单体船厂。2022年,恒力集团响应国家号召,成立恒力重工集团,耗资21.1亿元竞拍收购闲置十年之久的原STX大连资产,全力打造世界一流高端船舶建造基地。2023年1月,恒力重工一期“海洋工厂”仅用时150天实现全面运营,今年1月二期项目——“未来工厂” 5个月实现投产。今年9月,恒力重工合作创新暨海工科技产业园在大连长兴岛开工建设。
今年上半年,恒力重工成为上市公司松发股份的全资子公司。10月27日,松发股份披露第三季度报告,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12.71亿元,扣非净利润6.88亿元。其中,松发股份重组核心资产恒力重工表现亮眼,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16.53亿元,实现净利润13.55亿元,扣非后净利润12.41亿元,提前一个季度超额完成全年11.27亿元的业绩承诺。
根据松发股份与交易对方中坤投资、恒能投资、苏州恒能、陈建华签署的根据《业绩补偿协议》,交易对方保证承诺,恒力重工在业绩补偿期间2025年至2027年累计实现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不低于48亿元。
目前,松发股份正在通过资本市场融资支持恒力重工战略发展,拟投入募集配套资金约39亿元投资建设“恒力造船(大连)有限公司绿色高端装备制造”与“恒力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国际化船舶研发设计中心(一期)”两大项目。
其中,恒力造船(大连)绿色高端装备制造项目总投资金额约为80亿元,拟投入募集配套资金35亿元;恒力重工国际化船舶研发设计中心(一期)项目总投资金额约7.4亿元,拟投入募集配套资金约4.3亿元。
与此同时,恒力造船(大连)拟投资建设绿色高端装备制造配套项目,在现有船厂设施的基础上增加大型钢结构车间和辅助车间及周边分段堆场等陆域生产设施,以满足公司日益增长的造船产能需求。该项目预计总投资金额约26.54亿元,建设周期预计约12个月,项目建成后可满足40万吨/年钢材曲面加工能力,有利于恒力重工实现生产规模升级和成本优化,提升公司市场竞争力。
截至目前,恒力重工已累计开工船舶100余艘,手持订单排至2029年。恒力重工系列项目全部达产后,可实现年加工钢板能力达230万吨,年建造超大型船舶150艘,生产船用发动机180台,包含G95主机及以下机型,并实现LNG、LPG、甲醇、氨四种双燃料全覆盖,将成为全球单体规模最大、配套最完备的造船基地,也是中国单体最大的船用发动机制造企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