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0日,吉利控股集团全球首艘甲醇电动集散两用船“远醇001”号首航仪式在上海港罗东集装箱码头顺利举行。
仪式现场,上港集团与吉利控股集团签署绿色航运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携手推动甲醇电动技术在绿色航运及绿色港口领域的推广应用,为内河航运绿色转型注入新动能。
吉利控股集团高级副总裁王召兴表示,此次合作将通过技术创新与产业深度协同,加速能源应用转型,逐步降低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构建绿色可持续的液态新能源发展模式,为全球绿色转型贡献“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据介绍,“远醇001”号由杭州钱航船舶修造有限公司承建,在今年9月下水,是一款融合液态新能源动力与智能控制技术的集散两用内河船舶。该船总长64.9米、宽12.6米,型深3.5米,载重1500吨,最大可装载64个标准集装箱,设计载重1500吨。
该船动力系统配置先进,搭载2台280千瓦甲醇发电机组及2套258千瓦时的锂电池组,通过直流母线变频电控设备实现并网,驱动2台150千瓦推进电机,可根据运行场景灵活切换四种运行工况。
“远醇001”号采用的直流组网技术具备三大优势:一是能源利用效率更高,减少电能转换损耗,电池充电效率可达96%以上,降低甲醇发电机组能耗浪费,电池寿命比纯电船舶电池提升50%以上;二是系统可靠性更强,避免交流系统短路时的整体瘫痪风险,通过能量管理模块能快速诊断并切换供电路径,保障航行安全;三是加速智能船舶发展,集成远程监测、自适应控制等功能,能量管理系统可实时监控全系统参数动态调整能量分配,为智能化航行提供技术支撑。
“远醇001”号可灵活切换四种运行工况。在混动模式下,甲醇发电机组与锂电池组协同并网工作,在船舶高负荷阶段(如快速航行、逆水或重载),可快速补充功率缺口。在发电机组模式下,由2台甲醇发电机组或其中1台作为主动力源单独推进,适用于长途航行、电池电量较低或需要持续稳定动力输出的场景。在纯电模式下,由2组锂电池单独提供动力,适合短途航行、港内或环保敏感区域作业。在岸电充电模式下,船舶停靠港口时,通过岸电系统为锂电池组充电,为下一次纯电或混动航行提供能源支持。
借助直流组网技术与多工况设计,“远醇001”号实现了甲醇清洁能源与锂电储能的高效协同,集高效、环保、节能与舒适等优势于一体,为内河航运绿色化转型提供了可落地的实践方案。
国际海事组织(IMO)数据显示,航运业每年二氧化碳排放量约10亿吨,占全球总排放量的3%,推动能源结构升级迫在眉睫。作为理想的绿色船舶燃料,甲醇不仅是煤基清洁燃料,更可通过风光电制氢耦合二氧化碳规模化制备,成为风光电的优质载体及液态化氢基燃料,被Longspur Research评为“船用绿色燃料最佳选择之一”。
“远醇001”号实现了全生命周期零排放。对比同类型柴油船舶,醇氢电动船舶的单公里能耗为5.3L,能耗下降42%以上;醇氢电动船舶的续航里程近1500公里,远高于主流3000kWh级纯电动船舶;初始购置成本低,可享受国家新能源船舶补贴,补贴后船舶的回收周期缩短至3-5年;对比主流3000kwh级换电纯电船舶,醇氢电动船舶每年可节约能源费用42万元。
值得关注的是,首航仪式当天,吉利控股集团还现场展示了部分甲醇电动重卡产品,进一步展现了其在新能源领域的技术实力与布局。
“远醇001”号的成功首航及双方战略合作的达成,标志着我国在内河航运新能源应用领域实现重大突破,为全球航运业绿色转型提供了全新路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