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山东港口青岛港传来喜讯——在前港公司86泊位“金色天空”轮卸船作业中,3名司机通过“一对二”自动化模式,成功操控6台门机完成全船12.2万吨铁矿石卸船任务,作业效率达到人工作业效率。这一突破性成果,标志着青岛港干散货码头首次实现门机“一控二”全船自动化作业,为干散货业务发展注入了崭新活力,也向行业交出了一份智能化转型的“青岛港方案”。
当前,全球港口行业正加速向智能化、自动化方向升级,干散货码头作为港口物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面临着作业效率、作业安全等多重挑战。在此背景下,青岛港持续推进干散货码头智能化改造,突破干散货设备自动化关键技术,完成十大机种的自动化改造,打造了全国首个全系统、全机种、全流程的干散货智慧码头。此次门机“一控二”全船自动化作业的成功落地,正是青岛港以技术创新驱动转型的又一生动实践。
据了解,本次作业采用了激光扫描、高精度定位、AI视觉识别、闭环防摇算法等先进技术,研发高可靠性智能防碰撞系统,实现了从开舱、扩舱到清舱三个阶段的全程自动化作业,构建起“一对二”门机卸船流程的自动化作业新模式。
下一步,山东港口青岛港将依托人工智能基地技术优势,持续优化门机“一控二”全船自动化作业模式,不断进行技术迭代,推动干散货码头智能化升级再上新台阶,助力我国干散货港口行业向更高质量、更高效能、更安全环保的方向迈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