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商务部公布将8家台湾地区实体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单,其中包括台船、中信造船和龙德造船3家船厂。
公告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口管制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两用物项出口管制条例》等法律法规有关规定,为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履行防扩散等国际义务,决定将汉翔航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等8家台湾地区实体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单,并采取以下措施:
一、禁止向上述8家台湾地区实体出口两用物项;正在开展的相关出口活动应当立即停止。
二、特殊情况下确需出口的,出口经营者应当向商务部提出申请。
本公告自公布之日起正式实施。
这8家台湾地区实体分别是汉翔航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Aerospace Industrial Development Corp.)、经纬航太科技公司(GEOSAT Aerospace & Technology Inc.)、中山科学研究院(National Chung-Shan Institute of Science & Technology)、仲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JC Technology Inc.)、国际造船股份有限公司(CSBC Corporation,Taiwan)、中信造船股份有限公司(Jong Shyn Shipbuilding Co.,Ltd)、龙德造船工业股份有限公司(Lungteh Shipbuilding Co.,Ltd)和攻卫股份有限公司(Gong Wei Co.,Ltd)。
据了解,台船是台湾地区船舶行业的旗舰企业之一,成立于1973年,是台湾地区规模最大的造船厂,也是台湾地区唯一的大型造船厂,大股东为台湾地区经济部。目前台船在高雄、基隆两地设有船厂,其中高雄厂拥有百万吨级船坞。公司营业项目包含商船建造及维修、舰艇建造,此外也积极多角化布局海上风电与石化基建业务。
2024年,台船主要营收比重中舰船建造占61%,舰船维修占8%,商船建造占7%,机械制造占21%,其他营业工程约3%。截止2024年底,台船商船手持订单共计5+2艘(另于2025年1月签署12+4艘集装箱船订单);军舰及公务船手持订单14艘,交船日期高雄厂区排至2031年10月,基隆厂排至2027年10月。
中信造船位于高雄市旗津区,成立于1973年,目前为台湾地区最大的民营造船厂。成立五十余年来,中信造船完成500余艘新建船舶,维修改装超过900次舰艇,是台湾地区制造最多钢铝船舶的公司,建造种类包括巡防舰、货船、客船、成品油/化学品船、高科技研究船、超低温冷冻船、游艇、及各式渔船等,并承包海军大型驱逐舰维修案等业务。
2018年,中信造船接获台湾地区“海巡署”81艘巡航舰艇建造项目,价值新台币215亿元(约合人民币52.83亿元),目前还有23艘尚未完工,预计于2027年之前陆续交付。此外,其手持订单还有台湾地区“国防部”2艘轻型巡防舰订单,计划2026年交付;以及台湾港务港勤股份有限公司7艘拖船订单。
龙德造船于1976年创建,为台湾地区的民营造船厂,公司总部位于台北市内湖区港墘路,在宜兰县各处设有合共7间厂房,最大厂房位于苏澳港占地6万1千平方米,每年造船1至10艘船长70米或以下之各类型船艇,包括巡逻艇、拦截艇、硬身橡皮艇、消防船、领港船、渡轮及研究船等。
回应此次被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单,台船及中信造船均表示“影响有限”。台船指出,潜艇、海巡署船舶的供应链主要是欧美,商船供应链以日韩为主,中国大陆供应链占比非常小。中信造船表示,目前以“台舰台造”的海军及海巡舰艇为主流,本来就禁止使用中国大陆制造的零部件和设备。
龙德造船表示,公司业务以军案为主,军用造船部分完全不受影响,民用造船业务仅极少部分材料品项来自中国大陆,且有他国替代品,因此几乎没有影响。
|